红色文化引领公交品牌创建 打造文明实践的移动客厅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0日 游览次数:426
为打造流动的红色文化传播平台,让乘客、公交驾驶员与行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文化,充分展现海宁这座城市的精神追求。交通局党委与公交公司上下合力、多举措打造红色公交文化,让“红色引擎”成为激发文明公交品牌创建的“新动能”。
一、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推动公交文明常态化
以党建为引领,越来越多的公交驾驶员深受乐于助人的企业文化感染,素质不断提高,增强了全体职工队伍的先进性,传播了正能量。公交司机屡屡见义勇为,变身救护车、消防车,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甚至救助路边的弱势群体,文明已经从车厢内延伸到车厢外,并形成常态。文明公交品牌屡次作为亮点见诸各级媒体,展示了海宁文明形象和文明创建成果。今年以来公交公司共收到各类表扬792起,包括来电645起,网络89起,来人13起,来信35起,锦旗23起,媒体45起。其中市区西山路海昌路路口,三辆公交车接力救火的事迹被海宁主流媒体争相报道,CCTV-13新闻频道以《海宁:停车区起火 公交司机接力施救》为题进行了报道,这也是公交公司六年来第七次登上央视。
二、融入红色元素,打造红色风景线
一是在9路线上改造2辆公交车,车身公益广告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字眼鲜亮夺目;在3路线上安排6辆公交车车厢内展示“红船精神”、“两学一做”、“四讲四有”内涵、合格党员要求及系列标语,将公交车打造成一个学习、宣传的阵地。
二是推选思想素质高、工作作风扎实、业务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党员驾驶“共产党员号”公交车,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张贴党员承诺,目前已有18辆“共产党员号”公交车亮牌上路。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热爱公交、尊重旅客、敬业奉献的先锋标兵人物,其中共产党员张银标捡到两枚戒指物归原主、李华帮助萧山迷路小伙寻找家人并拒绝重金酬谢、以及程铭琪在银泰附近帮助一着火私家车灭火后默默离开的事迹得到了媒体报道表扬,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深化流动道德讲堂,弘扬海宁特色公交文化
一是以“爱我海宁、文明共建”为主题,将109海宁至盐官公交线路打造为海宁三大文化之一——“潮文化”专线。在109路公交车车厢内介绍海宁潮的成因和简介,视频播放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的多样形态,还有宣传资料二维码,让乘客用手机细细品味潮的气势磅礴,感受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
二是对客运中心公交候车长廊护栏实施改造,将徐志摩、金庸、王国维等海宁名人融入客运枢纽场站建设,展示他们的学术成就、重要贡献、生前轶事等,在传播海宁文化的同时,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三是在全市85辆公交车厢固定位置安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2类垃圾桶,并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画,倡导环保理念。
四、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一是推出“志愿服务上公交”品牌项目,对市区范围内的公交线路数量和现状进行排摸,听取各方意见建议,选取市区有代表性的公交线路作为交通志愿者的服务对象,以2人为一组认领一辆公交车的方式开展公交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困难帮扶、宣传绿色出行、维持车内秩序等志愿服务。还结合“八八战略”宣讲活动,将社情民意走访融入该项目,扩大走访范围,了解群众诉求,提高走访实效。全年参与志愿者服务550人次,累计时长1000小时。
二是在客运中心长廊、火车站等站点开设4个红色驿站,配备党员服务岗,为乘客提供饮水、药物、兑换零钱等服务。
三是开展公交宣传进大学校园和社区、“大巴士”进幼儿园、守护幼儿园小朋友绿色出行等一系列志愿者服务20余次,宣传红色公交文化、传播公交正能量故事、全力打造红色公交品牌。
上一篇:运输业开展消防演练
下一篇:成长小组迎“双旦”烘焙活动